我們可以從管理思想、軟件產品、管理系統三個層次給出它不同定義:
1.管理思想 體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
體現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體現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的思想。
2.軟件產品 是綜合應用了客戶機/服務器體系、關系數據庫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網絡通訊等信息產業成果,以
ERP系統管理思想為靈魂的軟件產品。
3.管理系統 是整合力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物力、計算機硬件和
軟件定制于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信息技術最初在管理上的運用,也是十分簡單的,主要是記錄一些數據,方便查詢和匯總,而現在發展到建立在全球Internet基礎上的跨國家、跨企業的運行體系,初略可分作如下階段:
A、MIS系統階段
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是記錄大量原始數據、支持查詢、匯總等方面的工作。
B、MRP階段
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產品構成進行管理,借助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及系統對客戶訂單、在庫物料、產品構成的管理能力,實現依據客戶訂單,按照產品結構清單展開并計算物料需求計劃。實現減少庫存,優化庫存的管理目標。
C、MRP階段
在MRP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系統增加了對企業生產中心、加工工時、生產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實現計算機進行生產排程的功能,同時也將財務的功能囊括進來,在企業中形成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閉環管理系統,這種管理系統已能動態監察到產、供、銷的全部生產過程。
D、ERP階段
進入
ERP系統階段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企業級的管理系統更為成熟,系統增加了包括財務預測、生產能力、調整資源調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業實現JIT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和生產資源調度管理及輔助決策的功能。成為企業進行生產管理及決策的平臺工具。
E、電子商務時代的ERP
Internet技術的成熟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增加與客戶或供應商實現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數據交換的能力,從而強化了企業間的聯系,形成共同發展的生存鏈,體現企業為達到生存竟爭的供應鏈管理思想。ERP系統相應實現這方面的功能,使決策者及業務部門實現跨企業的聯合作戰。
由此可見,
ERP系統的應用的確可以有效地促進現有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要求,它的導入,已是大勢所趨